“在行政执法过程中,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告知检查事项、依据、时限和结果反馈方式……”
今年4月,市司法局面向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出的一封公开信,将企业在行政执法中享有的拒绝违法检查、陈述申辩、申请回避等核心权利娓娓道来,让市场主体看到我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的行动和决心。
涉企行政执法,一头连着政府,一头连着企业,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,以及对法治建设的信心。
今年以来,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市、县、乡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作用,不断加大对涉企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,提升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质效,营造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为了让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“硬规定”深入人心,各县(市)区司法局、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化身“法治快递员”,入企业、进商圈,累计发放公开信、宣传资料10万余份。
“如遇违法违规执法,进入‘便民江城’小程序,找到‘助企服务’专栏,点击‘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反馈’填报即可……”在发出公开信的同时,市司法局打出“线上+线下”监督“组合拳”,实现企业监督“零门槛”。线下专项监督电话、举报邮箱24小时“不打烊”,线上依托“便民江城”小程序开设行政执法监督专栏,打造“指尖上”的监督平台,实现问题一键提交、进度实时可查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行政执法监督的强大合力。
“没想到我们的疑问这么快就得到了答复,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点赞。对这个结果我们满意!”曾经对某部门行政执法行为心存疑惑的某企业负责人说。
面对企业诉求,市司法局建立“快速响应、专班核查、多方联动、限时反馈”全链条处置机制,坚持“接诉即办、一办到底”。执法监督人员到一线核查证据,与涉事企业、执法部门反复沟通协调,确保每一个问题都经得起法律和事实检验。
自今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全市累计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241个,目前已全部办结,当事人满意率达100%。(赵迎华)